蜂蜜产业问题大揭秘

 蜂蜜与四叶草   2015-01-08 19:31   809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1.蜂蜜掺假时有发生

日前,北京市食品办责令部分“冠有阁”蜂蜜全市下架停售,不合格原因是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”,也就是喝起来很甜,却完全没有蜂蜜特有的香醇味儿。

这是蜂蜜掺假问题又一次被曝光。

近年来,在国家的大力整顿下,蜂蜜掺假问题确实得到了有效改善,但实事求是地说,蜂蜜掺假、质量不合格问题仍时有发生,并且掺假技术出现了新的变化。

本报记者发现,国内零售市场上有很多以“蜂蜜膏”为产品名称的蜂蜜制品,但是,“蜂蜜膏”不是蜂蜜,内容物大多为果葡糖浆。这种打着蜂蜜的幌子误导消费者的行为,扰乱了蜂蜜市场的正常秩序。

此外,还有很多蜂蜜蜜种压根不存在,如桃花只有花粉,没有花蜜;天山雪莲蜂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产品,因为蜜蜂活动的温度要高于13℃左右;真正的玫瑰是有花没蜜的,只有一种叫野玫瑰的,这种花的花蜜也是极少的。

2.养蜂队伍后继乏人

“只能不停地迁徙,去守住下一片初晴花季。”有一首现代诗如此描述养蜂人。

的确,养蜂人差不多一整年都迁徙在路上,从南到北,从西到东,一路追花逐蜜。在外采蜜,过的是山林野外、帐篷地铺的生活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“在计划经济时期,养蜂收入相对种植业较高,且比较自由,因此成为改革开放前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追求的职业。”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告诉记者,改革开放后,特别是近10年来,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,农民创业和选择职业的机会大大增加,收入不断提高。在远离城市、条件艰苦、相对闭塞且收入难以保证的山区养蜂,对年轻人来说已失去了吸引力。

据2011年调查统计,我国一线养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48.7岁,其中,50岁以上人员近一半,30岁以下的养蜂人员不足5%。养蜂事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。

“这种老龄化状态如果持续下去,将影响到蜂蜜加工企业的生产运营,蜂蜜的供应势必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。同时,生态环境也会面临挑战。”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、颐寿园(北京)蜂产品有限公司总裁陈红军告诉本报记者,很多地方的花粉传播都是依靠养蜂人的蜜蜂,一旦养蜂人退出市场,区域性的生态平衡也会遭到破坏。

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,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,有11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(约占82.7%)。实践证明,蜜蜂授粉可使棉花、油菜、荞麦、苹果、柑桔、向日葵(4.430,-0.01, -0.23%)、苕子等农产品(13.10, 0.40, 3.15%)增产,并显著改善品质、提高效益,对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
3.养蜂基本靠天吃饭

“养蜂业是蜜蜂产业的基础,但由于蜂蜜产量受气候的影响较大,所以养蜂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。”中国蜂产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小川告诉本报记者,采蜜的时候最怕下雨,一下雨,蜜蜂就无法飞出去采蜜,致使蜂农的收入很不稳定。

赵小川表示,目前,我国养蜂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来的。家庭生产模式较为普遍,多以传统的、分散的、小规模的饲养方式为主。

“为了追求产量,很多蜂农不等蜂蜜自然成熟就把蜂蜜取出来,传统的封盖取蜜的生产方式被勤摇蜜、多取蜜的生产方式所替代。”赵小川说,这样做的结果是蜂蜜的产量提高了,但蜂蜜自然成熟应有的色香味减少了,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蜂蜜的质量。

赵小川建议把蜂农组织起来,成立养蜂合作社,加强管理。他说,逐步实现规模化饲养、科学化管理、标准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、规范化运作是我国养蜂业的出路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fengmi.huashi123.cn/101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蜂蜜与四叶草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